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农医生 今天山东植保虫害预报
根据当前诱蛾量,结合气象因素及玉米长势分析,预计我省玉米田二点委夜蛾中等发生,部分管理粗放、小麦秸秆等覆盖物较多的田块偏重发生,重于去年和常年。二代幼虫危害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。 预报依据: 一、见蛾早,灯诱成虫基数较高。截止6月12日,各监测点累计诱蛾量明显高于去年。 商河5月11日首见蛾,累计诱蛾2874头,是去年同期的54倍,是历年平均的10倍以上,6月8日峰日蛾量966头; 章丘5月30日首见蛾,较去年早10天,累计诱蛾992头,是去年同期的76.3倍、2016年同期的26倍,6月6日峰日蛾量222头; 淄博始见蛾日为4月4日,与去年相同,较2016年偏早4天,截止6月5日,累计诱蛾量1558头,约为去年同期的2.3倍、2016年同期的3倍; 滕州4月18日首见蛾,较去年提早一个多月,累计诱蛾总量1423头,约为去年同期的7.6倍、历年平均的1.4倍,6月6日峰日蛾量123头; 金乡累计诱蛾1572头,6月7日峰日蛾量231头; 肥城累计诱蛾量995头,是去年同期的2倍,6月1日峰日蛾量68头; 莱芜4月1日首见蛾,诱蛾总量611头,6月6日峰日蛾量123头; 曲阜累计诱蛾629头,峰日6月6日诱蛾量129头; 邹城累计诱蛾993头,是去年同期的4.3倍,6月5日峰日蛾量126头; 莘县5月25日见蛾,累计诱蛾149头,6月4日峰日蛾量66头。 二、气象条件对二代幼虫发生有利。 三、玉米播期与幼虫发生期较为吻合。 (文章源自:山东植保)
二点委夜蛾幼虫体色灰黄色,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,白天弯曲“C”形呈假死状,晚上活动为害。成虫体长10 ~ 12毫米,翅展20毫米,灰褐色。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,体色灰黄色,头部褐色。老熟幼虫入土做一丝质土茧包被内化蛹,蛹长10毫米左右。体态特征
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秸秆还田且未灭茬地块,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苗,在玉米幼苗3~5叶期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,形成3~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,切断营养输送,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。在玉米苗8~10叶期主要咬断玉米根部,包括气生根和主根,造成玉米倒伏,严重者枯死。该虫喜阴暗潮湿畏惧强光,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,受惊动后呈“C形”假死。危害症状
对于二点委夜蛾的防治,我们建议:
(一)物理防治: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、杂草等覆盖物,消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。对倒伏的大苗,在积极进行除虫的同时,不要毁苗,而应培土扶苗,力争促使今后的气生根健壮,恢复正常生长。 (1)毒饵诱杀:一亩地用7斤麦麸,加上250克红糖,加上一斤切碎的菜叶,拌在一起,然后将3-6克氯虫苯甲酰胺或30-40克50%杀虫单,配成溶液后喷洒在麸皮上,边喷洒边搅拌,直至拌的不粘不散不漂即可,带到田间去进行撒施,撒施时间最好是在傍晚前后,效果特别理想。 (2)喷雾防治:建议选择氯虫苯甲酰胺、茚虫威或者是呋喃虫酰肼,真正做到大虫小虫全杀,省工又省力。
(二)化学防治: